简介

金牌之路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84章 西蜀第一幽山在青城(2/2)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

为什么叫做“青城山”呢?一种说法是说青城山林木葱郁,好像一座绿色的城郭,故名“青城山”。

另一种说法是说“青城山”原名“清城山”,青字有偏旁三点水。这是因为古人认为“清都、紫微,是天帝所居的地方”,也就是神仙居住之处,所以名为“清城山”。

唐时清城山上发生了佛道间地盘之争,于是唐玄宗下诏“观还道家,寺依山外”。诏书中将清城山的“清”字写成了没有水旁的“青”字,自此“清城山”更名为“青城山”。

既然青城山是仙都,那当然少不了仙人。

在此修炼成仙之人,亦是历代不绝。东汉时,张陵来到青城山传道。张陵之后,从汉末至明清时期,来青城山修道的先后有李阿、陈勋、范长生、杜光庭、杨超远、徐无极、陈清觉等名士。

早期的山居道士,大多穴居山洞,或者在洞旁结茅舍。

到了晋代,青城山始建宫观,主要有:古常道观、祖师殿、上清宫、老君阁、建福宫、圆明宫、玉清宫等。

古常道观又名天师洞,当年张陵就在此“结茅传道”。

观内还有黄帝祠和三皇殿,殿内供奉着伏羲、神农、黄帝。

观后的混元顶上有一个洞穴,相传张陵曾经在此修炼,最后羽化成仙,被封为张天师。

因此,青城山成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和天师道的祖山祖庭。

青城自古天下幽,有唐代草堂诗圣杜甫的‘丈人山’魏碑石刻古迹:

自为青城客,不唾青城地。

为爱丈人山,丹梯近幽意。

丈人祠西佳气浓,缘云拟住最高峰。

扫除白发黄精在,君看他时冰雪容。

会议的驻地在后山的农家乐园客栈,会议的开始时间是次日早晨;

刘笑与力强和银清几人,免不了要从前山运动爬山,首先是山门的映入眼帘。

【建福宫】建福宫位于景区入口旁边。经历多次修复,建福宫现存两殿三院,殿内柱上的394字对联是其精华。

上联:【溯禹迹奠岷阜以还:南接衡湘、北连秦陇、西通藏卫、东峙夔巫,葱葱郁郁,纵横八百里舆图。试蹑屐登上清绝顶,看雪岭光腾,红吞沧海;锦江春涨,绿到瀛洲。历井扪参,须臾踏蜗牛两角,争奈路隔蚕丛,何处寻神仙帑库,丈人峰直墙堵耳。回思峨眉秋月,玉垒浮云,剑门细雨,尚依稀绕襟袖间。况乃夜朝群岳,圣灯光列宿紫天;泉喷六时,灵液疑真君唾地。读书台犹存芳躅,飞赴寺安敢跳梁。且逍遥陟詹卜冈,渡芙蓉岛,都露出庐山面目,难遽追攀,楼观瓦玲珑,今幸青崖径达。问当初,华渚姚墟,铜铸明皇应宛在。】

欲知下联,快来起点投投推荐票,点个订阅不迷路,新年快乐!

喜欢金牌之路请大家收藏:(m.mmcwx.com)金牌之路毛毛虫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