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

三国之顾盼生辉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301章汉中再起战事(1/2)
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

因着曹操有所准备再征孙权, 刚刚改制的六部立刻将所有的粮草兵械皆准备起来。

秋收之后, 曹操即领兵离开了邺城, 起兵四十余万, 为报赤壁之仇。

吕蒙进言, “曹操兵来, 可于濡须水口筑坞以拒之。”

孙权听之而筑濡须坞, 曹操几次领兵而攻,皆以失败告终。

而在这时,刘备举兵五万驻阳平关, 欲夺汉中之心昭然若揭。

而此时的汉中所驻之兵马不过才两万。汉中之事自曹盼接手之后,任何人都没有插手的余地,但是作为兵部尚书的夏侯惇还是清楚汉中的军力部署的, 从接到刘备举兵驻阳平关的消息之后, 夏侯惇就立刻赶来找曹盼。

曹盼那府里头如今不仅是周不疑在,墨问、崔申、司马末皆已至, 正对着舆图说着事, 夏侯惇来了, 曹盼干脆的让他进来。

同人皆与夏侯惇见礼, 夏侯惇道:“汉中之事, 你是何章程?”

“惇叔叔来寻我, 必是有自己的想法。”曹盼这般开口,夏侯惇道:“让你渊叔叔领兵帮你守住汉中。”

曹盼在汉中的那点兵力根本不敌刘备的兵马,而曹盼手下其他的兵力要调动, 夏侯惇不确定曹盼如今究竟有没有兵马可以调动。

曹操的四十万大军里头有近半是从幽、冀、凉州调来的, 那里头有多少是曹盼的兵,只怕除了曹盼与曹操,旁人是不清楚的。

“不用。惇叔叔的好意我收下了,不过这一战,我是要想要刘备的性命的,所以这一战我与刘备打。”曹盼这般地说来。

夏侯惇惊讶地看向曹盼,“你要赶回汉中,那邺城怎么办?”

“阿爹快回来了,朝中之事,有荀军师,程大人、崔大人、钟大人在,一时半会的乱不了。”曹盼这般地指出,夏侯惇道:“你之意是,魏公将要败归?”

这真是关注点全然不同啊,曹盼想了想道:“我军不擅水战,纵然水军练的日子不短了,但是也不能跟孙权的兵马相比。”

这是对于这孙权的肯定,“周公瑾虽不在了,鲁子敬,吕蒙,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,不相伯仲欲分负,又怎么可能呢。”

“那你当初怎么没有拦着魏公出征?”夏侯惇直问曹盼。

曹盼道:“我又何尝不想拦,但如何拦,阿爹如今,太迫切的想要一统天下了。如果可以,我也想为阿爹平定这天下,可是,天时,地利,人和,时不我待,赤壁之战,我们错过了最好的机会,再想要得到那样的机会,太难了。”

这种心酸,不忍,曹盼其实不知该如何地说,而曹操不年轻了,他跟刘备一样,都迫切的想要在有生之年完成毕生之愿,一统天下,还百姓一个太平安乐。

“汉中。孙权拿不上,送上门来的刘备,我一定会想尽办法的为阿爹将他拿下。”曹盼目光皆是坚定,透露了她对这一战的势在必行。

夏侯惇道:“你回汉中之事,跟魏公说了吗?”

“我要秘密回汉中,此事除了他们四个,独惇叔叔一人知道即可。”

如果她回汉中的消息传了出去,刘备他们一定会防备,曹盼防的人不是刘备,而是诸葛亮。

战场上的战机,稍纵即逝,曹盼心里比谁都清楚,诸葛亮哪怕没有听到她回汉中的消息也必然会防备她回去,但是,一日不确定,那就是曹盼的机会。

夏侯惇看向曹盼道:“你防的是那个诸葛亮。”

诸葛亮啊,那是将虎豹军淹死大半,让曹纯抑郁而终的人。

几次与曹盼的交锋,可见此人不简单。曹盼对于刘备是什么模样他心里有数,这样封锁消息,必不是为了刘备,那就只能是诸葛亮了。

“惇叔叔是个明白人。”曹盼很诚实地承认此事。

夏侯惇看了曹盼一眼,“你,能撑得住吗?”

这话别人或许听不懂,可是曹盼却是听得分明。“当然。路是我选的,我既然选了,当然就会坚强地走下去。”

如此,曹盼秘密潜回汉中的事就这么定下了。

她对外称病,加之如今曹操出征,她在世族中的印象那是都巴不得见不到她。

她这一病不去尚书台,多了去的人高兴,根本不在意。

不过在邺城的曹氏与夏侯氏的长辈们,还有与曹盼交好的人,自然都是要想要上门去看完了,一概叫平娘拘之门外,曹盼病了,要好好地静养,你们的心意小娘子都知道了,都回去吧,不必常来。

这样的客套话,想了病了确实不宜打扰,他们来看不过是略表心意,并没有非要见到曹盼不可的理由。

曹氏与夏侯氏的族人长辈好打发,郭夫人就没那么好打发了。

直接到了崔今那头堵了墨问,“明心不在邺城?”

墨问被这么直白地问个正着,一口气卡在了喉咙,这事他连崔今都没有提这事,郭夫人是怎么那么肯定的?

“夫人,有些事问不便说。”跟着曹盼混要是连嘴严都做不到,他有个什么用啊。

但是,他这样的说,郭夫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,半眯着眼睛看着墨问道:“回了汉中?”

墨问继续装死不吭声,哪里能吭声啊。

郭夫人道:“你们是何章程?”

这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节奏啊,墨问苦哈哈地看向郭夫人,“夫人,你什么都猜到了,那你应该知道为什么娘子要封锁消息。”

这章没有结束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喜欢三国之顾盼生辉请大家收藏:(m.mmcwx.com)三国之顾盼生辉毛毛虫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