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

明末火器称王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60章 大笔生意(2/2)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

……

最后,金士麒与刘应坤达成了五花八门一揽子协议。涉及军户所建制、军户民户调配、军职担当、田产划拨、船舶、马匹、毛驴、耕牛、种子、农田水利、武器制造、矿藏开采、自由出行等一系列内容。打折后,总价值白银六万两。

双方握手、签字、画押。刘应坤:“三日内付银子。”

“……”

“你不相信咱东厂的信誉吗?”

“那,小子们今日就给你送来。”

“你哪来这么多银子?”

“龙武十几家将军都司守备艟总,多年省吃俭用积攒而来,全给你了。”

“那之后你们怎么办?”

“种田呗!”

……

回到山海关之后,金士麒便开始动迁工作。

最繁重的事情是甄选、召集迁往新领地的人员。明代军民都有严格的户籍制度管束,但金士麒“上头有人”,又获得了足够的名额,可以招募一些“技术移民”。

金士麒等人是3个千户所的编制,其实可以带走3000户一万多人口。但他只买了2000户的额度,是想控制初期的规模,留得进退的余地。毕竟明代不缺人,到了目的地再扩充人口,吸收当地人进入,更容易融入当地的人文环境中。更何况他要横跨国土南北迁移,坐船吃饭住宿都非常折腾。

这2000户里大多数都是龙武精兵。原先金府的私兵只剩下200人,其他各府的私兵也只剩下300,再加上金士麒在岛上挑选的300人,总计800兵额,乃是经过辽东一战之后的龙武精华。他们背后就是几百户人家。战争中金府和其他军将阵亡的私兵也有500余人,他们的家庭也没有被抛弃。再加上依附于诸位军将的低级军官、雇工、长工、买办等家庭,上述总计1000多户。

真正从外面召集的名额,就不足1000户。那些日子金士麒等人就从山海关军营和民户流民中大力招募,能干活的、能种田的、有技术的、会开船的、会写字计算的,纷纷被列入名单。

此时金士麒和龙武营的威望正盛,消息传开,招募现场倒是人山人海。各方官员将领们当然有意见,但没办法,金士麒马上拍屁股走人了,上面又有大员支持,他们只能忍气吞声地看着金士麒到处拉人。

金士麒最大的愿望,就是把山海关匠户所的几千名熟练工匠都带走。但这种根本不可能,山海关也要开张干活。他就把名额压缩到400、300、200……最后又花了大笔银子,只带走了50户。其中木匠、建筑类匠人较多,而铁匠、船匠等稀缺职业的只有零星几个,铸炮的师傅更是打死也不给他。

那50户里,第一个就是莫儿他爹,苏长顺。

为了把山海关技术最好的苏木匠写入名单,金士麒送了200两银子给匠户所的官员。那官员还不答应,金士麒就买了一把菜刀系上绸带送给他,才搞定这事儿。

金士麒回到山海关,第一件事情,就是把苏木匠请回府里去谢罪、拜谢、感恩、解释前因后果、发誓一百年不变什么的……他还说这一个月来两人都是守身如玉以礼相待,反正信不信由你。

“都这样了,我又能说啥!”苏老汉纠结地说。

“叔啊,那你答应了?”

“我又能怎样!”

金士麒百感千言啊,最后汇成一句话:老爷我今生绝对不生女孩,这种把闺女许给人家的感觉,太揪心了!

苏莫儿将成为金士麒妾室之事算是落实了。只是正值孝期,金士麒还要等待过了“七七”之日。这时代说法多:若是娶妻只要过了头七就可以,因为娶妻是为了家族延续子嗣,是最紧要的正经事。但纳妾,属于一种娱乐活动。“七七”算是舆论能忍耐的极限了。

莫儿不便住在他府里,金士麒便把她父女送到偏院的军营中,踏踏实实地保护起来,生怕飞走了。莫儿白日里入府帮他打理,天一暗就要送回偏院,否则她爹就会跑来要人。金士麒又气又无奈,便在房门上画了“纳妾倒计时天数”,日日更新。那苏木匠看在眼里,恨在心里,甚至过了晌午就进府来盯着。

太监刘应坤那边的消息不断传来,事情办理顺利。金府便开始准备搬家:变卖房产、整理行装,府宅忙得不亦乐乎。

在打理家产时,金士麒发现了原先那金大公子的一个秘密。

那是藏在他床底下的一个宝藏。

喜欢明末火器称王请大家收藏:(m.mmcwx.com)明末火器称王毛毛虫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